鑄造過濾網是使用無堿玻璃纖維紗和其他多種耐高溫化工材料精制而成,我們知道鑄造過濾網具有化學穩定性好,強度好,耐高溫等多種優勢,這些優勢其中也是因為繼承了無堿玻璃纖維紗的一些特點。而在對于玻璃纖維這種復合材料制作工藝中,表面處理是一項關鍵技術,通過表面處理,可使玻纖與合成樹脂間能形成牢固的潔合,使其各種性能得以提高。如玻纖的耐磨、電絕緣等性能及強度和耐老化性等。那么玻璃纖維表面如何處理呢?下面尼森小編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
一、玻璃纖維表面處理的方法
1、后處理法
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凡使用紡織型浸潤劑的玻纖在用作增強材料時,原則上均采用此法。
處理步驟:首先除去玻璃纖維表面的紡織型浸潤劑,然后經處理劑溶液浸漬、水洗、烘干等工藝,使玻璃纖維表面被覆上一層處理劑。
特點:處理的各道工序都需要專門的設備,初投資較大,玻璃纖維強度損失大,但處理效果好,比較穩定。
2、前處理法
適當改變浸潤劑的配方,使之既能滿足拉絲、退并、紡織各道工序的要求,又不妨礙樹脂對玻璃纖維的浸潤和粘結。
處理步驟:將偶聯劑加入至浸潤劑中,在拉絲過程中即可使表面處理劑覆蓋到玻纖表面。
特點:與后處理法比較省去了復雜的處理工藝及設備,使用簡便;避免了因熱處理造成的玻璃纖維強度損失。缺點是這種浸潤劑一方面要滿足拉絲、紡織工序的要求,同時又要滿足與樹脂浸漬、粘結等要求,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目前尚需進一步研究。
3、遷移法
遷移法是將化學處理劑直接加入到樹脂膠液中進行整體滲合,在浸膠的同時將處理劑施于玻璃纖維上,借處理劑從樹脂膠液至纖維表面的“遷移”作用而與纖維表面發生作用,從而在樹脂固化過程中產生偶聯作用。此法常與前處理法結合使用,因為較前二種方法效果稍差。
特點:工藝簡單,無需龐大設備,使能源消耗降低。
4、熱處理法
利用高溫除去玻璃纖維或其織物表面上的漿料。處理后的玻璃纖維或其織物呈金黃色或深棕色,漿料的殘留量約0.1%,強度損失約20%-40%。隨加熱時間延長和溫度升高,強度將越來越小,殘留的漿料也越少。
熱處理在工業上有連續和間歇處理兩種,連續處理時使用連續熱處理爐,可取300-450℃,3-6min。間歇處理時,溫度應偏低而時間則偏長,可采取280℃和15-25min。雖然玻璃纖維的強度在熱處理中有所損失,但增強塑料制品的強度卻有所提高。因為未處理的玻璃纖維強度雖高,但在制品中由于與樹脂膠接不好,纖維的強度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二、影響玻纖表面處理效果的因素
1、偶聯劑用量
因實際真正起偶聯作用的是微量的偶聯劑單分子層,故不必過多地使用偶聯劑,用量應從實驗中決定。
2、處理方法的選擇
實踐證明,不同處理方法對處理效果有影響,前處理法的處理效果較佳。
3、焙烘溫度和時間
焙烘溫度和時間是保證偶聯效果的重要條件,必須從實驗中摸索二者的合適的配合。
4、PH值的控制
偶聯劑在水的存在下將水解醇或酸等物質,酸性物質將使水解產物縮合為高分子物質而失掉偶聯能力,故須嚴格控制處理液的PH值以保證與玻纖表面的偶聯反應進行。
以上就是關于對玻璃纖維表面如何處理的介紹,玻璃纖維及織物經過適當的表面處理后,不僅改進了玻璃纖維的耐磨、防水、電磁絕緣等性能,而且對玻璃鋼強度的提高有明顯的效果。所以用玻璃纖維紗制作而成的鑄造過濾網,有很高的耐高溫性能,對于金屬溶液的過濾有很好效果。如果您需要高質量鑄造過濾網,歡迎聯系尼森詳詢~